西夏币(西峡滨河花园三室两厅)
传世和出土的西夏钱币,到目前为止,形制上分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种,材质上分有铜质和铁质,文字上分有汉文和西夏文共有15个种类,100多个大的版别这15个品种是毅宗嵬名谅祚福圣承道年间公元10531056年铸造的西夏文钱“福圣宝钱”,惠宗嵬名秉常大安年间公元10751085年铸造的西夏文;西夏钱币,是我国古代货币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铸制工艺精良西夏文形式独特史籍不载和传世数量稀少而称著于世研究西夏钱币,是新兴的西夏学科的重要内容,也对发展我国钱币学丰富我国货币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夏仁宗乾祐年间公元1170~1193铸,铜钱少,铁钱多,钱文有行书楷书,楷书有长元短元等版别特征小平,钱文真行二体铜少铁多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此钱钱缘有破损,因此价值50元左右;通常来说,辽金西夏钱币都很值得收藏,而且收藏价值很高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他们最初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后自产铜自铸币,仍以汉文为钱文所铸货币多不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契丹族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低下辽代铸钱早期受五代影响,后期受宋钱影响较大,多是小平钱,铸量较少,制作;辽金西夏钱币中最有前景的必须是“大元通宝”啊大元通宝非年号钱有汉文及蒙古文两种,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匀折十蒙文的发行量比较大,较为常见汉文“大元通宝”分大小两种,均极其罕见,小型尤少,皆为古钱珍品大元通宝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世称;西夏文钱币,铜质,钱径23厘米,中间有穿铸于夏惠宗大安年间,即公元10741084年今宁夏山西甘肃辽宁等省自治区博物馆均有藏品西夏文字迹不清钱西夏文钱币,铜质,钱径23厘米,有年号,中间有穿字迹不清今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西夏货币,是我国古代西夏时铸造的钱币西夏钱币制度深受北宋影响如西夏钱都是年号钱宝文有通宝元宝重宝之称币材有铜铁之别币值有小平折二之差到了后期又出现了“光定元宝”真书和篆书对钱西夏钱也有其自身特点,明显的表现在其不仅有汉文钱,还有西夏文钱同时期的金王朝,虽有;世界最早使用纸币是交子交子,是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发行的货币初始发明人为成都知府张咏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西夏行使的钱币主要以铜钱为主,兼用铁钱,少量使用白银自铸钱少,多用宋钱边远地区始终以物物交换为主还;汉字体的西夏钱币按照年号分目前已经发现有八种,这些钱币的书体均为楷书分别为“大安”“大德”“元德”“天盛”“乾祐”,“天庆”,“皇建”,以及“光定”在这些钱币中除了“元德重宝”为折二钱外,其余都是小平钱西夏钱币的铸造大都比较精美,而且书法俊逸流畅。
西夏钱币风格粗犷,是典型的北方少数民族风格和辽金一样,其钱文化亦深受宋钱文化的影响其总体特征如下形制 钱体形制模仿宋钱沿用宋朝的对钱制度,比如乾?通宝楷书行书成对,光定元宝楷书纂书成对另外,年号钱也有西夏文汉文成对的如天庆通宝材质 铜铁钱均有,同时流通,尤其;西夏与宋交易活跃,所铸货币为西夏文和汉文,数量不多,流通以宋钱为主现传世出土的西夏文钱有福圣宝钱毅宗福圣承道年间10531056年铸,小平,径为22厘米,轮廓规整,字迹清晰,笔划圆润,市场定价为1200元 大安宝钱惠宗大安年间10751085年铸,有小平折二两种,其笔划方正。
西夏襄宗皇帝李安全,皇建年间公元12101211铸造铸量较前期钱稍多,但小字大样者少见今存世皆已不多普通品相一般市价小几百元,好品相的一两千元吧,关键看品相;鉴定结果西夏古币仿品 文字创始年代大庆元年 创始人野利仁荣 图片钱币文字字意不详,文字学家也无法鉴定 西夏国历时二百余年文化深厚,历史深远真币值得收藏,仿品可以把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