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上的九叠篆(法币上的九叠篆是什么)
为显示朝廷颁赐的声威,九叠篆又称尚方大篆 唐宋时期官方印章增加了“以明所属”的功能,即在宫廷收藏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品上钤加收藏印章唐初就建立了宫廷收藏艺术品的机构,凡经皇帝看过的收藏品,都加盖“贞观”年号印章,作为内府收藏的记号此后南唐西蜀北宋南宋都相继此制南宋以后私人收藏也渐成风气。
永乐五年1407年二台银印“朵甘卫都指挥使司印”,九叠篆,线条刚劲挺拔,后世称之为铁线篆洪武五年1372年螭纽玉印“灌顶国师之印”,九叠篆,笔画粗方,有棱角永乐四年1406年螭纽玉印“灌顶国师阐化王印”图二六,九叠篆,线篆,双边,粗框内,加细框永乐十一年1413年驼纽金印“阐教王印”,也为九叠。
九叠篆也叫上方大篆是皇帝专用的刻印形式,就是笔画反复弯曲折叠,直的笔画折叠到九次,皇帝一下官员的印章也可以折叠笔画,但不能折叠九次折叠九次就属于欺君之罪九叠篆是对篆刻艺术的扭曲,偶尔尝试可以,不值得效法。
在版别众多的皇宋通宝钱币中,有一种俗称“皇宋九叠篆”的钱币尤为珍贵九叠篆又称上方大篆,秦汉无此制,唐宋以来多用于官印上面九叠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九叠篆书法最大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